做一份好的教材,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,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。而且对于教材不止是学校考核的规范之一,一个出色的教师,他会在教材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,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数学《上下前后》教材有关资料,期望帮到您。
一年级数学《上下前后》教材
教学目的:1、在具体活动中,让学生体验上下、前后的地方与顺序,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2、能确定物体上下、前后的地方与顺序,并可以用我们的语言表达。
经历上下、前后空间地方关系的形成过程,初步领会认识物体空间地方的办法。
教学重点:能确定物体上下、前后的地方与顺序,并可以用我们的语言表达。
教学难题:培养学生肯定的分辨空间方位的能力。
教学过程:
1、创设情境,感知地方
师:目前交通便捷,而且有序,大伙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,想不想去看一看呢?请看画面。(画面1、汽车通过十字路口,行人在等待;画面2、汽车停止前进,行人通过斑马线)
2、探究新知
(1)教学“上、下”的地方关系。
①观察画面,认知“上、下”的地方关系。
师:这么有序的交通,你知晓是什么在指挥吗?(红绿灯)
师:对,是红绿灯,它们有哪些用途可真大。
师:请小朋友注意观察,这里的红、黄、绿灯是如何摆的呢?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。
联系实质提问:刚才,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、下地方关系说得非常了解,(板书:上下)再看看,在大家的教室有如此的上、下地方关系吗?大家的身体上呢?
②训练。
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,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,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。
说一说,数学书上面是什么?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?
(2)教学“前、后”的地方关系。
①认知“前、后”的地方关系。
下面,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,绿灯亮了,汽车继续前行,这个时候,画面上有几辆车,你能否用“前、后”来讲说它们又是哪个位置关系呢?
学生交流。(教师适时板书:前、后)
师:你喜欢哪辆车,就用“前、后”说说它的地方。
⑦训练。
a、出示12生肖图,让学生说说哪个排在最前面,哪个排在最后面,哪个排在哪个的前面,哪个排在哪个的后面。
b、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、后如此的地方关系,看你座位前面是哪个,后面是哪个。也可以说,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(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)。还可以问:从前往后数,他的前面有几个人?后面呢?
3、运用常识。巩固训练
(1)师生一块玩“做一做”的游戏。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地方边拍手的游戏。
(2)做“说反话”游戏。
4、质疑概括
今天大家掌握了什么?(师指着板书)“上”“下”“前”“后”在日常大家会常常碰到,你能向老师如此举例子说明吗?掌握了“上、下、前、后”的地方常识,大家就要了解在日常将它们进行应用。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爸爸妈妈说一说生活巾的“上、下、前、后”。
一年级数学《上下前后》教材
教学目的1、学生初步知道上、下、前、后的基本含义,会用上、下、前、后描述物体的相对地方。
2、使学生形成分辨肯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。
3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4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教学重难题
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知道上、下、前、后的基本含义,会用上、下、前、后描述物体的相对地方。
教学工具
课件
教学过程
1、谈话导入
1、目前,大家就和聪聪、明明一块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!
2、揭示课题。
聪聪问大家:“鼻子下面是什么?嘴巴上面有哪些?”“小明前面是哪个?后面呢?”
同学们说得真好!今天,大家就一块儿学习上、下、前、后。(板书课题:上、下、前、后)
2、探究新知
1、你能说一说大家日常有关上、下、前、后的例子吗?
2、观察画面,领会上、下、前、后包含的意思。
(1)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?哪个能给大伙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?下面大家就一块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,开长见识,怎么样?
(2)出示主题图课件
请同学们注意观察:你发现了什么?告诉大伙怎么样?
(3)大伙发现了这么多东西,真了不起!
哪个能说出:汽车下面有哪些?轮船上面有哪些?大货车前面是什么?小汽车后面有哪些?
你能像老师如此提出问题吗?
3、看书第9页,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。
指名口答并订正。
3、活动
1、拍手机游戏戏。
(1)教师发口令,学生上下拍手。
(2)听反语:教师说“上”学生在下面拍手,教师说“下”学生在上面拍手。
2、小组活动。
小组长发口令,其余的同学动手摆。如,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,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……
3、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。
小华做老鹰,小林、小东、小平、小云、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,开始游戏,老师提问,小东前面是?小云住小玉的什么面?看图再说一说,老师找学生起来,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。
4、小结
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个?你学到了什么常识?
5、作业布置
完成书本第11页的训练二的第1、2、3题。
课后小结
学了这节课,你有哪些收获?
一年级数学《上下前后》教材
教学内容:上下、前后。教学目的:
1、常识目的:能辨认上、下、前、后这部分方位,并用这部分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地方。
2、能力目的:能将自己所学常识运用于生活实质,初步能在同一场合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地方和方向。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与方向的认知过程,领会地方和方向在日常的价值,进步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。
教学重点、难题:
正确分辨上、下、前、后的地方关系,体验其相对性。
教具筹备:课件。
教学过程:
1、联系生活,揭示课题
师:哪个能告诉桌子下面又有哪些?
大伙,在奥创桌上面放的是什么,学生自由说。
师:哪个能帮老师数一数,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,后面呢?
学生汇报。
板书课题:上下、前后。
2、新课
1、上、下
课件出示主题图,师: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,你们看,多宏伟啊,哪个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?
让学生用我们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,并侧重引导学生用“上”、“下”对物体的地方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。
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。
联系生活实质,学生用“上”、“下”描述身边事物的地方关系。
训练:课件出示冰箱图,学生说一说各种物品的地方。
课件出示小树图,学生填空。
2、前、后。
课件出示主题图,学生说一说各位同学的前后
完成“做一做”。
3、综合训练。
1、看图说一说。
课件出示图片,学生说一说各种物品的地方。
2、说一说,指一指。
说一说,指一指教室里人和物的地方关系。
3、摆一摆。
4、看图说一说,回答小动物们的问题。
4、全课小结
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?